工合运动创始人之一——埃德加·斯诺

时间:2015-11-05 10:00:00 来源:《人民日报》 2005年09月05日 第四版 等

斯诺照片.jpg


埃德加·斯诺(Edgar Snow),美国新闻记者。1905年,埃德加·斯诺出生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市,年轻时当过农民、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。大学毕业后,从事新闻工作。1928年,到中国上海,担任《密勒氏评论报》助理编辑,以后兼任纽约《太阳报》和伦敦《每日先驱报》特约通讯员。后在北平燕京大学(今北京大学)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,同时学习了中国语文。

1936年6月,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下,斯诺与在上海行医的马海德医生,冒着生命危险,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访问。他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谈,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。然后长途跋涉,到边区各地采访。次年写成驰名全球的杰作《红星照耀中国》(中译本题名为《西行漫记》)。斯诺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。他热诚支持中国人民解放事业,长期向全世界宣传和介绍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情况,增进西方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斯诺担任英美报纸的驻华战场记者,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,他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,如实报道中国抗战实况,开展大量的国际宣传,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。

同时,埃德加・斯诺积极参与发起“工业合作运动”,一定程度上支援了抗战的经济需要。任何的战争都要以巨大的物力和财力来作为支撑和保障,中国也不例外。而当时中国抗战的条件极为艰苦,有时候甚至连红军队伍基本的衣食都保障不了。为此,在斯诺等国际友人的积极倡导下,在各种抗日进步力量的共同努力下,“工业合作运动”(简称“工合”运动)在中国蓬勃开展起来。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发起的一场救亡性经济运动,通过组织群众生产自救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抗战的经济压力,当时曾被赞誉为“经济国防线”。

“工合”运动发起之初,斯诺夫妇就建议:“抗战是长期的,而且主要是游击战,因此应以合作方式动员后方的人力物力进行生产自救,支持游击战。”,提出了创立工业合作社的构想。在延安召开的生产会议上,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完全采纳了斯诺的建议。斯诺还通过英国大使把“工合”计划呈送给蒋介石和宋美龄,既赢得了国民党的支持,也争取到了500万元的拨款作为开办资金。1938年8月,延安“工合”的工作在西北工合延安事务所建立后正式开展起来。1939年,斯诺又以“工合国际促进委员会代表”的身份沿途到各地实地考察以促进“工合”运动的深入开展。9月到达陕北,在延安与毛泽东第二次会面。他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“工合”的历史和现状,特别强调了游击队的作用。斯诺的所作所为得到了毛泽东的全力支持,毛主席还亲自写了信函通过“工合国际促进委员会”向海外散发,以此来宣传“工合”运动。1942年,斯诺还建议美国当局将其给国民党的贷款拨一部分给“工合”,之后国民党在特殊贷款等方面的确给了“工合”一些帮助。

“工合”运动在延安兴起之后,践行其所倡导的宗旨,尽最大努力提供军用物资和民用物资的方面的援助。这极大地缓解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压力,支持了长期抗战的经济需要。并以工业合作社的形式组织难民生产自救,成功地做到了“寓救于生产中”,解决了一些失业工人的生活就业问题,有利于大后方人们生活的安定。而这些与斯诺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。

1941年,斯诺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道,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,被迫离开中国。斯诺在旧中国度过了整整13年,做了许多有益于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事情。他曾多次冒着极大的风险,营救我党领导人、地下工作者和革命学生,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。其主要著作有《远东前线》、《被烧焦的大地》、《为亚洲而战》、《中国在抵抗》、《复始之旅》、《大河彼岸》、《漫长的革命》等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斯诺曾先后三次来华进行访问。1970年10月,斯诺偕夫人一同访华,参加了我国国庆观礼,在天安门上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。毛泽东与他进行了谈话,对后来的中美两个大国的接近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斯诺于1972年2月在日内瓦病逝。按照其遗嘱,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一个小花园中。他在遗嘱中写道:“我爱中国,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,就像我活着时那样。”回首埃德加・斯诺的一生,他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,他把他一生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。1973年10月19日,人民大会堂里中国政府为他召开了隆重盛大的追悼会,周恩来、李富春等国家高层都出席了斯诺的安葬仪式。如斯诺遗嘱所愿,他一半的骨灰安葬在了未名湖畔。这片未名湖畔,守望着历史,也见证着未来……



Baidu
map